茶枝枯病危害茶樹的枝條,主要的病徵是侵入點以上枝條的葉片失去光澤、失水、萎凋,最後枯死。大部分的枯葉若無外力去除,仍會留在枝條上達2至3個月之久,此為茶枝枯病最為特殊的病徵。
藻斑病危害葉片及幼莖,影響觀賞。在葉片的表面和背面均可出現病斑,但以正面為多。受害葉片初生針頭狀灰白色至黃褐色的小圓點,有時略呈十字形斑點,後來逐漸向四週慢慢呈放射狀擴展,形成圓形稍隆起的氈狀物,灰綠色至黃褐色,表面有纖維狀細紋,邊緣不整齊,直徑約2-15毫米。
赤葉枯病病是苗圃和盆栽茶花常見而嚴重的病害,被害嚴重的植株葉片的量脫落,影響樹勢和開花。主要危害葉片,多在葉緣或葉尖開始發病。初期病斑呈黃綠色水浸狀,漸變褐色,擴展為半圓形、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大斑。
危害茶花蚜蟲有茶蚜(小桔蚜)、大桔蚜、月桔蚜等。蚜蟲為雜食性,體色隨寄主及季節變化,具有翅及無翅成蟲兩型,成蟲若蟲群聚於山茶花葉背、嫩葉、花瓣上,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體內吸取汁液,致被害部位葉片變黃,嫩葉細小變形,心芽枯萎,花朵扭曲變形變小,分泌蜜露誘發煤病,使植株佈滿煤煙,不但影響外觀,並使植株生長勢衰弱枯死。
若蟲及成蟲利用刺吸口器插入幼嫩芽、葉組織內,吸收養液,使得芽生長發育受阻,被害幼葉及嫩芽呈黃綠色,嚴重時芽縮不長,葉呈船形,葉緣變褐色,最後脫落。 小綠葉蟬一年發生14世代,以5月侄7月最為嚴重,通風不良或雜草叢生的苗圃更易受害。
年發生20餘世代,成蟎、若蟎均喜棲於老葉之葉背,受害葉片有黃化斑點,檢查葉背可發現蟲體、卵粒、絲網及分泌物等污染物。成蟎若蟎均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葉汁液,使葉片產生小灰斑,發生嚴重時植株生長停滯,葉片枯乾掉落並導致植株死亡。
危害山茶花的盲椿象有兩種,一為茶角盲椿象(Helopeltis fasciatiollis Poppius),另一為奎寧角盲椿象(Helopeltis cinchonae Mann)。
幼蟲共五齡,1- 2 齡幼蟲食量小,群聚於葉背取食;3- 4 齡食量漸增,取食整片葉,集中於枝條上;五齡後會分散多群於不同枝條處危害,食量驚人,使枝幹光禿,對樹勢及茶果之產量影響甚大。
危害山茶花葉片造成捲葉害蟲有茶捲葉蛾、姬捲葉蛾及黑姬捲葉蛾。危害嫩葉及芽,二齡幼蟲由嫩葉葉尖向中心捲起,藏匿其內危害。危害山茶花葉片造成捲葉害蟲有茶捲葉蛾、姬捲葉蛾及黑姬捲葉蛾。危害嫩葉及芽,二齡幼蟲由嫩葉葉尖向中心捲起,藏匿其內危害。
番茄夜蛾俗名青蟲、鑽心蟲、玉米穗蟲、高粱穗夜蛾、棉蛉蟲。幼蟲雜食性,危害山茶科、十字花科、菊科、棉花、茄科及莧菜等。幼蟲取食山茶葉片、花苞、花蕾,花蕾常遭受鑽孔蛀入危害。雌蟲散產卵粒於嫩葉、花蕾或其近處,幼蟲體節明顯,體表刺毛清晰可見,幼蟲有自相殘殺習性,老熟幼蟲土中化蛹,成蟲有趨光性。
共24筆